【土工焦点】“探索低碳未来,共筑可持续建筑教育新篇”——土木与工程学院建筑学教师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木结构设计竞赛评审会
12月14日,我校土木与工程学院派出建筑学教研室的常远与付红娟两名教师赴浙江大学,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木结构设计竞赛评审会,并出席了当日下午举办的第九届木竹结构新进展论坛暨2024“筑木而造”可持续建筑设计研讨会。本次行程旨在探索如何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融入可持续理念,推进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科的跨领域合作,为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并为2025年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课程做好准备。
聚焦竞赛:深化木结构设计的教学实践
全国大学生木结构设计竞赛是推动高校木结构教育的重要平台。本届竞赛以“乡村农创种植基地设计”为主题,吸引了全国32支队伍、200余名师生参赛。通过评审会,两位老师深入了解竞赛从设计构思到评审标准的全流程,并对参赛作品的创意亮点与技术细节进行了细致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竞赛强调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深度协同,要求学生团队跨学科合作完成方案设计并绘制施工图。这一模式为未来建筑学课程中的跨专业协作提供了范例,同时明确了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可持续设计意识的方向。
木竹结构论坛:推动研究与教学的双向促进
第九届木竹结构新进展论坛暨2024“筑木而造”可持续建筑设计研讨会由同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承办。此次研讨会聚焦“建筑+土木——木竹结构建筑的交叉融合”,吸引了百余名行业专家与学者。
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木竹结构在碳中和目标下的创新应用展开报告。其中,南京林业大学黄东升教授分享了内聚力模型在竹木构件断裂与极限状态分析中的应用;东南大学韩晓峰副教授通过乡村建筑改造案例探讨了木结构在环境、文化与经济层面的多重价值;浙江大学研究员李智则深入阐述了木竹复合结构在减少碳排放及供应链管理中的优势。
论坛期间的圆桌讨论汇聚了来自建筑与土木领域的顶尖专家,深入探讨如何实现木竹结构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有效协同。这一议题与高校课程设置高度契合,为建筑学课程中跨学科协作教学提供了新的启发。
服务“双碳”与乡村振兴:建筑教育的新使命
“双碳”政策为建筑行业提出了明确的绿色发展要求,而“乡村振兴”战略则赋予乡村建筑更多的社会与生态价值。本次行程中,两位教师重点关注了木竹结构在乡村公共设施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并计划在今后的课程中引入此类案例,指导学生从资源节约、环境适应及文化传承等多维度展开设计思考。
与此同时,木竹结构作为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其特性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的实践方向。在未来教学中,拟通过产学研结合与跨专业项目合作,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结合的能力,为行业输送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