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我校“博文之光”暑期实践团前往龙胜平等乡进行走访调研
7月8日,我校“博文之光”实践团不畏大雨,前往龙胜平等乡进行第二天实地调研,并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
首先,我们采访当地老人,他告诉我们鼓楼改称“红军楼”的缘由,讲述周恩来指挥中央红军救火保侗寨的感人故事。他回忆起往事说,“红军楼”原名是杨氏鼓楼,以前侗族建有很多鼓楼,杨氏鼓楼是其中的一座。1934 年12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带领红军宿营龙坪侗寨。国民党为了破坏侗民和红军关系,便派衣特务半夜暗中纵火。红军中央首长周恩来等同志指挥军民奋力灭火,抢救出了杨氏鼓楼和鼓楼以南大片民房。当地村民万分感激,为了纪念红军战士这种奋不顾身,全心为民的革命精神,村民亲切地把杨氏鼓楼改称为“红军楼”。
随后,在村干部和老人带领下,我们一同参观“审敌堂”。据说,纵火结束的第二天,红军在寨子里的一家祠堂召开群众大会,公审纵火特务,揭露敌特的行径,宣传红军及我党的政策,并发放救济款接济火灾中受到损失的村民。为纪念这段历史,当地村民就把审判国民党纵火特务的祠堂改称为“审敌堂”。
从老一辈人的口述中,我们感受到当时救火的激烈场景和灾后红军帮助村民们度灾的和谐场面。红军与村民们的感情犹如鱼水之情,谁也离不开谁,百姓们需要红军的保护,红军需要百姓的大力支持,互帮互助,共同度过当时的难关。
实践团来到一位耄耋老人家里,收集长征故事。据了解,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红军曾在此扎住,房屋内还保留着红军当年用过的物品。历史在延续,星火在延续,岁月也许稀释了这所建筑的模样,但是神圣的长征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83年过去了,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老人,在世的已经越来越少,但红军在龙坪侗寨留下的故事,经岁月风雨历久弥新。通过此次走访调研,我们团队的学生干部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有了更深切的记忆和认识,更明白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团队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扛起责任,传承红色血脉,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进行采访
老人讲述红军救火故事
红军楼合影
红军楼合影
与老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