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理工学院:“研”之有道,游有所“学”|文化育人浸润校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持续推动青年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达到学有所践、学有所悟、学有所思的目的,2023年秋季学期伊始,南宁理工学院近9000名新生开启了一段文化励心志、实践促成长的研学之旅。
南宁理工学院本次新生研学活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南宁、桂林两校区办学特色及两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文历史,创建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开拓视野、提升自我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的“学思践悟”学生研学实践体系,组织2023级近9000名新生分批走进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安全教育基地、遗址公园、古村落、新农村等参观学习,让新生们在真实的场域中逐渐提升对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以及自我的认知。
以“学”为主线,增强学生自我学习动能
在广西革命博物馆,研学师生们通过馆内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切身实地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和英烈们的光辉形象。在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下,全体师生认真聆听,仔细参观,上了一堂生动且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在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献花并默哀,共同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表达对牺牲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大家参观了广西学生军抗日史料陈列馆,深深感悟到了广西学生军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怀。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研学师生向湘江战役红军英烈敬献花篮,在纪念馆和中央红军最先突破湘江的大坪渡口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师生们还沿着总书记的脚步来到才湾镇毛竹山村走访村落,与当地村民交谈,了解村子里种植葡萄的普通百姓从传统方式转变到科技种植、再到发展乡村旅游的全过程,切身体验到乡村振兴的成就,感悟当地百姓“撸起袖子加油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多彩生活。
在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研学师生驻足细观书籍、照片、遗物等珍贵史料,接受抗战革命教育。在讲解员生动、细致地讲述下,研学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革命先烈们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师生们通过学习交通安全、治安、禁毒知识,体验虚拟现实和模拟操控等智能实训板块,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为新生们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增强自身责任感进一步增添了自觉性。
以“研”为目的,激发学生社会实践积极性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师生们通过参观、欣赏、研究民族村寨建筑、手工艺品和传统服饰以及丰富的文物和实物展览,全面了解了壮族银饰、苗锦、瑶籽、布依染绸等民族工艺精品,更深入地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魅力和地域特色,体验到了传统民族的文化内涵。
在广西科技馆内,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触摸科技,身临其境地感受与科学知识碰撞,让自己在科技海洋中不断升华。在参观各个展厅的过程中,“听话的小球”“机翼与小球”“气流投篮”等多个展品迸发出科技的魅力使得同学们无不对馆中的科技展品感到惊叹。大家兴致勃勃参与其中,积极探索展品的奥妙,也更加感受到了科技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重要的意义。
在桂林市博物馆内,同学们参观了以桂林明代出土梅瓶、外宾礼品、明清书画珍品、桂林历史文物、广西少数民族文物等主的馆藏特色珍品,切身感受到桂林博物馆新馆作为展示桂林历史文化的窗口,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增光添彩的重要作用,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根植在大家心中。
以“游”为载体,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巍巍昆仑,千古雄关。昆仑关是南宁市门户和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有“南方天险”之称。研学师生们参观了阵亡将士纪念塔、将士公墓、纪战碑亭、牌坊、战役博物馆,重温那段硝烟弥漫、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在纪念塔前沉思,在博物馆中驻足,在过往的艰苦岁月中体会到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勿忘历史、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之感在师生们心中升华,从而激发出更饱满的热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桂林市象山景区,同学们游象鼻山、水月洞,观三花酒窑,登爱情岛,看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在七星景区,大家漫步在山脚步道,品园内小景、看文化古迹、诉过往历史,进一步感受到了桂林作为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山水风采。
漫步在扬美古镇时,同学们依次参观了举人屋、进士第、文武塔等散发着浓郁人文气息的古建筑,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弹奏出一首首古镇独有的静谧之音。大家徜徉其中,感受千年的历史之美。
南宁理工学院此次开展新生研学活动,充分把握两地办学优势,将研学与本地发展建设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时、空限制,将教学空间由静态转为动态,将书本教材转换到自然、历史、名胜,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现实学习空间,对学生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感受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递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