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商院】桂林学子三下乡:脱贫攻坚,一起行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的一年,打好贫困的歼灭战是今年的重中之重。注重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户,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扶贫方式。8月22日上午,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商学院“脱贫攻坚新时代 环境友好新农村”暑期实践团队成员王高杰来到周口市鹿邑县唐集乡张仙阁行政村,就张仙阁行政村区域的环境、道路情况及相关扶贫工作进行社会实践调研。
脱贫攻坚下的农村风貌
据实践团队成员前期调研了解,张仙阁行政村区域内的村庄均健全了较为完善的道路工程铺设系统,村与村之间相连的道路中至少有一条水泥路相通,保证了交通道路的通畅,各村庄内不仅装有完备路灯系统,而且在村庄的主要路段均放置垃圾桶,保证了“垃圾回收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大大优化了村庄环境,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道路修建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该地区实现大众致富提供了厚实的基础。
街道看起来不算太整洁,不过此时才下午三点,还不到收垃圾的时间。走到路边乘凉的老爷爷们的旁边,听着爷爷们谈天说地 ,在说起自己的儿子与孙子时满脸骄傲,在说起今年疫情时竟然也能谈笑自若。在实践团队成员与老爷爷交谈中,老爷爷们看了看村庄,满脸骄傲的说“大学生们,现在与以前不同了,以前啊,我们这些人哪有闲工夫在这闲聊啊。现在嘛,种庄稼、收庄稼都用机器了,方便多了,你看那边那些垃圾桶,现在倒垃圾都方便了很多了,一会还有人呢专门来收垃圾类,都是要一起集中处理嘞。”老爷爷满脸的幸福,交谈中的自信是村庄的整洁给他的,是生活状态越来越好给的,也更是国家给予他们的。来自农村的实践团队成员深深的体会到,时代在进步,新中国也是在飞速的发展,农村村庄的一些变化,这些都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体会不到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真的需要去基层,去体验、去体会,为老一辈提供更多的服务与陪伴。
图为张仙阁行政村西王庄进村路口及道路情况
在村民们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来到了村里低保户家里。实践团队成员根据相关的政策,向贫困户询问了一些关于危房改造的实际情况。低保村民回答,他们在得知国家“三最两就”的农村危房改政策后,就主动向村委会申请了低保户一级危房补贴,村干部们也进行了实地考察拍摄并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领导反映。在国家与政府的帮助下,夫妻俩的九十年代老房子翻旧盖新历时七天,也由国家出钱翻盖完毕,一座崭新的农村小屋建了起来。
图为低保户的危房改造
在与该低保户村民的交流中,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该村民对于目前的状态是非常满意的。近年来,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如今村民生病只需要去乡里开单拿药就可以了,有慢性病卡的减免,他们所购买的药都相对便宜很多,而且每个月低保户们都能领到国家的补助,这也大大的减轻了村民们的负担。听着村民叙说,作为当代大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了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做好保民生工作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对贫困户带来的实际的利益;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好新农村的决心与信心。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低保户交流
扎根基层的农村干部
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张仙阁行政村的村委室。主动找到乡村扶贫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将所了解到实际情况向工作人员反应。根据村干部们介绍,张仙阁村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致贫致困原因就是疾病,疾病致贫致困不在是一家一户的情况,而是成为农村普遍的情况。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村民们只能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如果遇到天灾,田地里的收成不好时,一户人家一年的净收入都不到一万元,而这对于劳动较少的家庭来说,一场大病足以倾家荡产。村干部们根据实际情况,指定具体有效的帮扶办法,在村里宣传饮食、饮水卫生,减少村民们的生病率;通知每家每户去乡里定期接受免费体检,时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认真通知讲解国家相关的扶贫政策,为贫困村民争取低保补助;在农忙的时候主动帮助贫困农户帮助他们收割庄稼,种植农作物等一些繁重的工作。通过村干部的介绍与讲解,实践团队成员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与村干部的带领下,张仙阁村行政区域内的村庄一定会打好最后一场脱贫攻坚战的。
图为实践队成员到乡村扶贫服务部
通过三天的调查走访,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脱贫攻坚新时代 环境友好新农村”暑期实践团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美丽乡村”建设对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帮助,体会到了疾病致困致贫,劳动力过少等问题仍是农村脱贫攻坚战下的“硬骨头”。同时也亲身感受到国家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好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应该努力学习和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绽放青春的花。
照片来源: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