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图书治疗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图书的魅力与功效,图书馆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和优良的人文精神,图书治疗易于推行和被接受等积极因素使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图书治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1 图书治疗的概念和机理作用
图书治疗又称阅读疗法,它是通过向患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患者通过独立阅读或在治疗者指导下阅读,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三版中“图书治疗”被给出两条释义: ①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和精神病学的治疗; ②通过有指导的阅读, 帮助解决个人问题。前一种释义是针对因精神和情绪因素而引发的疾病, 如抑郁、精神性焦虑、紧张、恐惧等, 也包括对一部分躯体疾病的辅助治疗。基于后一种释义, 图书治疗则可推用于生理残疾(如口吃、弱智)、慢性病、情绪问题、人格障碍、社会经济问题等领域。现代心理学研究揭示, 阅读并非读者对文字符号的简单理解, 而是他们借助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心理过程, 积极主动地与所阅材料发生交互作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精神分析学派对图书治疗的机理提出过较为全面的诠释, 该学派将图书阅读的疗理归纳为认同、净化和领悟三个方面。“认同”就是读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他人的特征归因于自己而获得感情上的支持。“净化”是指读者在作者设定的情景中体验恐惧和紧张的同时, 其内心的焦虑被导向外部,他们超负荷的抑制得到释放, 恢复至和谐心态, 情感得到“净化”。“领悟”指的是读者的内心冲突因作品的内容而导向外向化, 而读者所产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反过来使作品的内容内向化, 这是双向的整合过程。
2 图书治疗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 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但随着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 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显著变化, 社会应激事件增多以及大学生自身不成熟等多方面原因, 导致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类型各异的心理健康问题。众多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大学生心理困扰和障碍的检出率高达 20- 30%之间, 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全国各类高校蓬勃开展, 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属于起步探索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 靠少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其教育干预力量是极其单薄的。
为此, 作为主要教育阵地之一的高校图书馆理应借助图书治疗的方式, 积极投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构建“全员参与”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作出应有的贡献。相对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外显性、公开性、外压式特点, 图书治疗则属内隐性、保护性、诱发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发挥转移、暗示、升华和投射作用。这符合大学生思维深邃、相对闭锁、独立自主的心理发展特点, 能够充分挖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图书治疗的随意性、灵活性、广泛性及无需付出任何代价的突出优势, 决定了它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过程中起着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表现出止怒泄愤、激情励志、调整观念、增长见识和解除困惑之功效。
3 对大学生实施图书治疗的措施
3.1 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图书治疗 高校图书馆应倡导爱读书、读好书风气, 宣传开卷有益的生活方式, 在图书馆内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在做好新书宣传和导读的同时, 通过开展心理学及图书治疗知识讲座, 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书来解决心理问题, 并向他们推荐适合的图书。需要说明的是, 也应把图书治疗潜存的副作用告知学生, 正确引导他们在运用图书治疗时力求避免其负面效应。一方面, 提醒大学生既不因阅读不健康的书籍而误入歧途, 也不因对健康的书籍阅读时间过长、强度过大而导致心身疲惫, 诱发神经衰弱。另一方面, 应警示大学生选择具有“治疗适宜性”的书籍进行阅读, 比如提醒具有忧郁倾向的大学生, 多读欢快、幽默、积极向上的图书, 少读悲观情调的图书;性情暴躁、易冲动的学生, 多读修身养性的图书及伟人传记, 少读冤情、悲愤的图书; 多愁善感的学生, 少读悲观伤感的图书。
3.2 培养专业化图书馆员 各大高校图书馆专业化馆员比较缺乏, 这是国内外图书治疗推广实践中所遇到的共同困难。为保障图书治疗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图书馆应选拔知识较丰富、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水平高、熟悉本馆馆藏而且热爱图书治疗的馆员, 参加图书治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 努力造就一支图书治疗的专业化馆员队伍。
3.3 实施分类导读 高校图书馆应针对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 采取分类导读、分类治疗措施, 充分发挥各类图书的辅助治疗作用。具体说来, 应着重抓好以下类型的导读工作。①心理学专业性导读, 即通过对心理学学术理论和咨询、治疗、训练等应用性书籍的导读, 帮助学生化解消极情绪, 树立高尚信念, 保持乐观平和心态。②社会性导读, 必要时, 可紧贴形势, 因势利导, 聘请专家做报告, 分析书籍的内容、观点、倾向, 正确地认识问见, 互相启发,调整或提高认识。③文艺性作品导读, 利用小说、诗歌、散文、传记文学、神话等文学作品, 排遣大学生的郁闷和烦恼。④娱乐性知识导读, 利用休闲读物、带有图片的画册等, 治疗读者的心理失调。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治疗服务对辅助治疗各种心理疾病是勿庸置疑的,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这不但能为大学生调适和化解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而且还能为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充足的“养分”。由此看来,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治疗这一良方服务于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