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团情】“情暖三八节 巾帼绽芳华” “三·八”国际妇女节 非遗·扎染与蜡染活动
我校于3月7日在南宁东盟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艺术岛;3月8日在桂林雁山校区1626报告厅、二栋广场举办了“情暖三八节 巾帼绽芳华”——“三·八”国际妇女节非遗·扎染与蜡染活动。本次活动分别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主任陈天老师与蜡染非遗传承人杨云老师,两位老师作为主讲人,讲解了关于扎染基础知识与蜡染基础知识的讲座,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扎染工艺与蜡染工艺的核心特性,详细介绍了扎染、蜡染所需的工具与材料,系统讲解了扎染、蜡染的操作步骤,同时深入剖析了扎染、蜡染的精湛工艺以及材料的选择与染色的技巧。
本次讲座两校区的到场嘉宾分别为,桂林雁山校区:学生资助管理科科长赵雯君、学工处老师史利荣、学工处老师俸华、团委老师纪雯娜、团委老师王双双以及桂林雁山校区的部分同学;南宁东盟校区:学校团委书记钟俊光、团委老师赵莹、团委老师祁琳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到场嘉宾(桂林雁山校区)
学校团委书记钟俊光为大家介绍本次活动 (南宁东盟校区)
学工处赵雯君老师致辞(桂林雁山校区)
主讲人陈天老师(南宁东盟校区)
主讲人杨云老师(桂林雁山校区)
讲座结束后两校区分别在艺术岛、二栋广场进行非遗·扎染、蜡染体验活动,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尝试起扎染、蜡染技艺。扎染是先用细绳和木夹将布料扎成各种形状,然后浸入特制的染料中。随着染料的渗透和时间的推移,原本单调的布料逐渐展现出精美的图案。而蜡染是先在布料上画出想要的图案再用蜡描绘出来,将布料打湿后放入染缸中进行染色,上色后将布料拿出染缸等待其氧化变色,再多次进行染色步骤,使布料达到想要的颜色后进行褪蜡。每个人都在用心体验着这一古老技艺的魅力,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传统交融。
扎染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通常以蓝白二色为主调,用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绞缬技艺直到如今,只是换了一种叫法——手工扎染,它与蜡(蜡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蜡染,古称“蜡缬”。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 蜡染即是蜡防染,指在织物上以蜡描绘出图案或形象。绘蜡之处是防止染上颜色,然后进行染色,没有蜡的地方经染色而显现色彩,染毕去除所绘的蜡,织物上就会因蜡的防染而产生花纹或图案。
体验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心得和感受。他们惊叹于扎染(蜡染)技艺的神奇之处,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次非遗·扎染(蜡染)体验活动不仅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他们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和自豪。
老师同学们在领取扎染所需材料(南宁东盟校区)
老师和同学们的作品(南宁东盟校区)
老师同学们认真制作蜡染(桂林雁山校区)
合影留念(桂林雁山校区)
本次活动旨在增进我校师生对于非遗文化的认识,拓宽对非遗文化的知识视野。通过共同致力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弘扬,可以增强我校师生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从而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于每一位女性而言,我们的人生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既能够丰富多彩,亦能绽放独特光彩。在此,谨向全校女教师们致以诚挚的节日祝福,祝愿大家工作顺利,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