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收下——这份夏季高温防暑攻略
为什么发生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产热大于散热,体内热量蓄积过多,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会产生一系列中暑症状。此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都是中暑常见的诱因。
防暑指南
1、外出防晒
天气炎热时,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10点以前或者下午16点以后,较为凉爽。调整户外运动的强度,晒伤会影响身体的降温能力,引起脱水。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如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凉帽、太阳镜,打遮阳伞,涂抹防晒品。一旦出现头晕等不适,尽快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及时补充水分。老年人、儿童、孕妇、体弱者以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应避免在午间高温时段外出。
2、室内防暑
室内保持通风,可借助在地上洒水,使用电风扇、空调来降温,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老年人不要为了节约电费或者体弱多病怕受风寒,而穿长衣长裤待在家中,导致室内中暑。
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生活,每天应抽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进行耐热锻炼。
3、多喝茶
高温作业者,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预防中暑更有裨益。
4、多吃瓜果
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
一旦发生中暑怎么急救?
1、物理降温
患者出现中暑后,应及时的让患者转移到阴凉、干燥、痛风的环境中,同时并使用毛巾包裹冰块,对额头、腋下、腹股沟等血管密集的地方进行冷敷,这样可以起到散热的效果,从而缓解中暑的症状。
2、补充体液
当患者出现中暑后,可以给患者适当的喝些温开水、生理盐水、葡萄糖水等,因为在中暑后体内会缺失大量水分,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而在及时的补充体液后,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水分,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新陈代谢,促使体内的热气排出体外。
3、口服药物
当出现中暑后,还可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急救,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防暑的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六一散等,可达到治疗中暑的效果。需遵从医嘱按照剂量服用,不可自己私自盲目用药。